阴道微生态检测报告:轻松读懂15项检测指标
日期:2023-10-11 阅读:
正常阴道微生态的定义为:阴道菌群的密集度为Ⅱ~Ⅲ级、多样性为Ⅱ~Ⅲ级、优势菌为乳杆菌、阴道pH值为3.8~4.5、乳杆菌功能正常( H2O2分泌正常)、白细胞酯酶等阴性。当阴道菌群的密集度、多样性、优势菌、阴道分泌物白细胞计数等炎症反应指标、pH值和乳杆菌功能任何1项出现异常,即诊断为微生态失调状态。
阴道微生态报告单可以分为四大部分:微生态形态学评价体系指标、形态学检验、功能学检查、检验结论。
微生态形态学评价体系指标
1.细菌数量:表示阴道内细菌数量的多少,为了维持微生态平衡与身体健康,细菌数量不可太多,也不可太少,一般维持在++(每油镜下平均细菌数10-99个)-+++(每油镜下平均细菌数100个以上)为宜;
2.细菌种类:表示了阴道内细菌种类的多少,一般以++(++:每油镜视野下能辨别4~6种细菌)-+++(每油镜视野下能辨别7~9种细菌)为宜;
3.革兰阳性细长杆菌(乳酸杆菌)比例:作为阴道环境中的益生菌,乳酸杆菌比例在70%以上我们认为是健康的阴道菌群环境(在未发现其他致病菌的情况下)。
形态学检验
1.细胞情况
(1)清洁度:是将阴道分泌物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,按上皮细胞、阴道乳酸杆菌,白细胞及杂菌的多少来确认阴道的清洁程度,判断阴道有无炎症。它可分为4级:Ⅰ~Ⅱ度属正常;Ⅲ~Ⅳ度为异常白带,提示可能存在阴道炎症。
(2)白细胞:正常阴道内的白细胞比较少,一般每个高倍镜视野中的白细胞数少于5个。白细胞异常增多,通常就代表着是有阴道炎症,而白细胞越多,说明炎症越严重;
2.病原体情况
(1)检出“孢子”、“菌丝”,提示可能存在假丝酵母菌感染,辅助临床诊断“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(VVC)”;
(2)检出“滴虫”,提示可能存在滴虫感染,辅助临床诊断“滴虫性阴道炎(TV)”;
(3)检出“线索细胞”或“革兰阴性小杆菌”,提示可能存在厌氧菌感染,辅助临床诊断“细菌性阴道病(BV)”;
(4)检出大量“白细胞/脓细胞”或“革兰阳性球菌/链球菌”,辅助临床诊断“需氧菌性阴道炎(AV)”等;
功能学检查
1.pH值:正常情况下由于乳酸杆菌产酸,正常阴道内的pH≤4.5,多在3.8~4.4,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阴道pH值一般大于4.5。
2.过氧化氢:阳性代表乳酸杆菌产生的过氧化氢浓度降低,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,阴性代表乳酸杆菌正常。
3.白细胞酯酶:以前仅仅根据白细胞数量判断炎症,目前要看白细胞吞噬细菌的功能。阴道内有炎症时,白细胞释放白细胞酯酶,白细胞酯酶增高,化验单上就标注为阳性。白细胞酯酶阳性才代表阴道炎,而白细胞增多,白带清洁度Ⅲ~Ⅳ度并不能诊断炎症。
4.唾液酸酐酶:这是引起细菌性阴道病的主要厌氧菌释放的,唾液酸酐酶呈阳性,意味着厌氧菌感染,是细菌性阴道病的表现。
检验结论
通过以上指标的检查,并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,综合各项评分后计算Nugent分值及AV分值,根据分值可以初步感染阴道炎的感染类型:
1.Nugent评分:0-3分提示正常,4-6分提示BV中介,7分提示细菌性阴道病;
2.AV评分:0-2提示正常,3-4分提示轻度AV,5-6分提示中度AV,7分提示重度AV,
3.如检出两种及以上病原体则提示可能为“混合型阴道炎”。
治疗阴道微生态三部曲:
1.去除病原菌。通过使用抗菌药物杀灭有害致病菌,迅速改善症状。
2.修复。修复炎症所引起的阴道黏膜损伤及受损组织。
3.恢复微生态。通过使用微生态制剂,维持阴道酸性环境,促使自有优势菌生长,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
伟德国际1946(贻贝粘蛋白水凝胶敷料)是妇产科专用粘膜修复材料,源于诺贝尔医学奖科研团队专利技术,是经国家注册的二类医疗器械,具有超强修复、抗炎止痒、改善阴道微生态的作用。
文章推荐
400-969 3335
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紫萍路908弄22号5楼(医谷PLUS)
微信
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[(沪)-非经营性-2023-0078] ©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17532号